全球矿业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有色金属铜行业研究报告:通胀支撑价格,供需两端加速验证

   2022-05-25 150

1. 传统逻辑:需求决定价格方向,供给提供价格弹性



1.1. “铜博士”是经济中最重要基础材料



铜和石油是电气时代最为重要的商品,铜作为最常用导电体,深入渗透 进经济生活几乎所有方面,能够及时敏感地反映宏观经济的变化,因此 被称为“铜博士”。随着铜产量/使用量增加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铜 作为标准化商品发展成为重要的金融资产,成为大类资产配置品类之一。 宏观经济预期向铜价的反馈主要有两条主要路径,一方面通过需求端传 导,铜作为导体、连接器或者导管等应用于电力电缆、家电、建筑、汽 车、电子产品等,与房地产产业链关联紧密;2000 年后房地产成为中国 经济最重要驱动力之一,而中国铜消费量占比也超过 50%,形成完整的 经济周期--地产周期--铜价周期的传导链条。另一方面,铜作为大宗商品, 金融属性较强,与能源价格(石油)呈联动性强,宏观经济变动预期影 响流动性、利率汇率及通胀等,从而影响铜的定价。



1.2. 传统框架:需求决定方向,供给提供弹性



铜作为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均相对较强商品,通常在危机前后其价格受 金融属性主导,而在全球经济相对平稳时工业属性(供需关系)主导价 格。全球定价的特点以及供给端刚性约束较小,传统周期品分析框架上 叠加供给扰动、通胀分析仍可以作为未来中期范围内铜价主要的分析逻 辑,因此传统商品分析框架中需求决定价格方向、供给提供价格弹性的 逻辑仍将适用未来铜价分析。



复盘 20 世纪 80 年年代以来铜价走势,虽然在不通阶段铜价的需求增量 来源不同,但其与需求增长来源地的经济景气的同步指标 PMI 关联紧密。 2000 年后中国需求快速增长,成为全球铜价的主要因素,中国投资增长 支撑铜价中枢连续抬升。 1985 年以来铜价共经历了 5 个完整的周期,现处于第六轮周期的上升阶 段中后期:



第一轮为 1986 年 2 季度到 1993 年 4 季度(1300—3000—1600$/吨),总 时间跨度约为 7 年,其中上升阶段从 1986 年 2 季度到 1989 年 1 季度, 驱动因素为第二轮原油危机后,美国经济恢复,德国及日本等国家在房 地产的推动下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间德国 GDP 增速(不变价) 从 1.4%增长到 5.3%。下降阶段为 1989 年 2 季度到 1993 年 4 季度。随 着美联储多次加息,1988年9-10月美国ISM制造业PMI 开始持续下行;但受制于高通胀美联储继续加息,到 1989 年 2 季度美国 PMI 再次大幅 下行,铜价开始反映全球经济见顶回落;1990 年后日本地产泡沫破裂后, 美联储开始降息周期,经济增长切换到信息科技产业,铜需求持续下行 致使铜价连续下跌 3 年至 1993 年末。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价格行情
推荐价格行情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上海壹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