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专业委员会和气候变化分会联合承办的首届零碳园区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王金南在题为“科学打造零碳园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旨报告中,对我国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历程、历史使命、零碳园区内涵、发展政策导引和零碳园区建设战略任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王金南首先回顾了我国过去20余年园区绿色低碳建设的发展历程,指出2001至2013年是我国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奠基阶段,主要聚焦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园区绿色发展的1.0版本时代;2013至2024年是我国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化阶段,重点开展了低碳园区试点以及减污降碳示范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低碳技术经验与实践案例,有效推动园区产业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2.0版本时代;2024年进入了我国园区从低碳向零碳化发展的加速阶段,特别是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零碳园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认为零碳园区是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进入3.0版本时代的标志。
王金南建议,在运用好目前有关部委出台的生态工业园区、高新区绿色低碳、零碳园区发展等政策基础上,未来零碳园区需要重点围绕“六化”进行建设,即碳管服务智能化、能源结构零碳化、产业升级绿色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碳汇途径多元化和示范创建规范化,加强不同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融合,进而助力实现我国“双碳”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环部副主任罗恩华提出,我国零碳园区建设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相关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