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3届“世界水日”来临之际,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科技之力,创新之举,为守护生命之源献上一份厚礼——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这一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山东地下水资源智慧化管理迈向了全新篇章,为全国水资源保护树立了创新标杆。
技术创新:AI大模型驱动,破解地下水管理难题
据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测绘与地质大数据中心主任卢晓龙介绍,八〇一队深耕水资源科学技术研发领域数十载,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如今推出的这一监测预警系统,正是多年技术沉淀与创新探索的结晶。它以“地下水监测预警”为核心,累计完成了12个子系统的开发建设,成功搭建集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预警及发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如同为地下水资源配备了一位全能的“智慧卫士”,24 小时不间断守护着山东的地下水资源。
技术创新是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团队引入当下火爆的DeepSeek 大模型应用,不仅实现了将各类复杂的地下水数据深度融合,进而展开深入分析。还能够精准模拟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过程,智能识别异常情况;同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准确预测未来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此外,项目团队还采用了动态监测数据管理技术,为海量数据搭建起高效的“存储仓库”;针对不同区域的地下水特点构建预警模型,确保预警的精准性与灵活性;利用分布式系统集成技术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顺畅流通;二三维可视化技术则让原本抽象的数据变得直观可视,大大提升了地下水管理的效率。
架构革新:“四横四纵”筑牢安全防线
值得关注的是,系统在设计架构上采用了独特的“四横四纵” 架构。“四横”搭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到业务应用层,层层递进,夯实系统的功能基础,保障系统功能全面且稳固;“四纵” 涵盖政策保障、标准规范、组织协调和安全防护四个方面,为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转。
效益凸显:合理配置资源,助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据悉,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一张图” 管理系统为例,它将分散在各处的地下水数据整合为一幅动态全景图,实时跟踪水位水质变化,智能分析潜在风险并及时发出预警,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地下水专题” 系统则让数据 “活” 了起来,通过生成直观的图表辅助决策,打破部门间的数据隔阂,有效避免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推动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未来展望:从山东经验到全国样板
卢晓龙表示,作为地下水资源的忠诚“守护者”,山东省地下水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将持续为全省地下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和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能实时更新数据,为政府及专业部门提供精准信息,能以科技力量推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能让地下水资源真正成为保障山东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泉”。在世界水日这一特殊背景下,该系统的启用意义非凡——它不仅展现了山东在水资源保护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创新精神,更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引领着水资源智慧化管理的新方向。(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