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沿革以及股权结构
淮北矿业 2018年借壳上市,主营煤炭及煤化工业务。淮北矿业前身 为安徽雷鸣科华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9 年由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下称淮矿集团)作为主发起人,经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 主营业务为爆破工程业务以及民爆器材生产销售。2004 年,经中国 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淮矿集团为其控股股东,持股 52.74%。2012 年公司以增发股份形式,吸收合并湖南西部民爆股份 有限公司,民爆业务进一步扩张。2018年淮矿集团将淮矿股份注入 公司,公司支柱性业务转为煤炭以及煤化工业务,并于同年改名为淮 北矿业。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控股股东淮矿集团持有公司 64.61% 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
2、营业收入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和煤化工产销。2020、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523.69、650.3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4%;毛利润 分别为 95.93 以及 129.1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5%。2021 年 受煤价上涨因素影响,业绩表现较好。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煤炭和煤化工业务。公司业务包括煤炭、煤化工、 商品贸易、电力销售、工程及劳务、民爆器材产品销售等,其中煤炭 业务以炼焦煤以及动力煤产销为主,化工业务以焦炭、甲醇产销为主。 2021年公司商品贸易业务收入占比高达 48%,然其毛利润占比仅为 2%,盈利贡献低,公司盈利主要来自煤炭和煤化工业务。2021 年煤 炭、煤化工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59.21、125.96 亿元,分别占总 收入的 25%、19%;毛利润 65.06、50.35 亿元,分别占总毛利润的 50%、39%,盈利集中度较高。此外,2021年煤炭业务(含自用煤) 中炼焦精煤产品毛利润占比 83%,为公司主要盈利来源;煤化工板 块以焦炭为主,收入占板块比例达到 8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业务情况-焦煤龙头,配套煤化工产业
煤炭业务
公司在产权益产能达 3247 万吨/年。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拥有在产 矿井 17 个,合计核定产能为 3555 万吨/年,合计权益产能为 3258.83 万吨/年。公司在产煤矿均位于两淮地区,是国家十三个重点煤炭生 产基地之一两淮煤炭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新建矿井一座,陶忽图 煤矿于 2022 年获发改委批准,建设规模为 800 万吨/年,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坐拥华东地区大部分优质焦煤资源,龙头地位稳固。截至 2021 年末, 公司拥有资源储量 58.79 亿吨,储量充足。目前从华东区域看,气煤 占炼焦煤的 78%,余下的焦煤、肥煤等优质炼焦煤储量 80%以上位于淮北矿区(来自《淮北矿业集团煤炭洗选加工现状分析及展望_张 国祥》)。公司占据华东地区大部分优质焦煤资源,焦煤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炼焦煤入洗能力达 2900 万吨/年。截至 2020 年末,公司拥有炼焦煤选煤厂 4 座,设计入洗能力 2900 万吨/年,其中临涣选煤厂以 1600 万吨/年的选洗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动力煤选煤厂 5 座,设计入 洗能力 1020 万吨/年。公司所产炼焦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较强 粘结性等特点,品质较好。
2021 年商品煤产量为 2258 万吨,同比增长 4.12%;商品煤对外销 量为 1976 万吨,同比增长 15.94%。2017-2020年公司对外商品煤 产销量均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于关停煤矿以及内部商品煤销量增长 所致。
煤化工业务
焦炭产能逐步达产,甲醇新产能投产在即。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煤 化工板块拥有焦炭产能 440 万吨/年;甲醇产能 90 万吨/年,其中 50 万吨级的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处于联合试生产状态,预计 2022 年中 期正式投产运行;在建乙醇产能 60 万吨/年,预计 2024 年投产运行。 产量方面,近年来公司煤化工产能逐步释放,产量总体趋于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