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中国15个省(区)和海外14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是中国最大的矿产铜、矿产金生产企业。
紫金的矿山分布:
逆周期收购:
紫金矿业上市以来,眼光独到,在行业周期低点、价值低估位置低成本收购,同时低品位矿山开发经验成熟。通过逆周期收购和低品位矿开发,紫金矿业不断奠定了国内矿企龙头的地位。
铜矿并购时间点
金矿并购时间点
储量和产能:
截至2021年底,公司铜资源量6277万吨,储量2033万吨;金资源量2373吨,储量792吨;锌资源量961.8万吨,储量455.4万吨。公司正加速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拥有阿根廷3Q盐湖锂矿、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湖南道县湘源硬岩锂多金属矿等项目,整体碳酸锂当量资源量达1207万吨,约居全球主要锂企资源量前10位,远景规划碳酸锂当量年产能12万吨以上,为公司成为全球重要锂生产商奠定基础。
铜——国内最大的矿产铜企业
国内:储量:截至2021年,国内铜矿储量2701.3万吨,紫金铜矿储量2032.8万吨,占国内总储量的75.25%。 产量:2021年,国内矿产铜产量185.47万吨,紫金矿产铜产量58.4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31.49%。
国际:全球铜矿储量约8.7亿吨,紫金约占全球储量的2.3%;矿铜产量约2116.1万吨,紫金约占全球产量的2.3%。
金——国内最大的矿产金企业
国内:储量:截至2021年,国内金矿储量1927.37吨,紫金金矿储量792.15吨,占国内总储量的41.1%。 产量:2021年,国内矿产金产量258.09吨,紫金矿产金产量47.5吨,占国内总产量的18.4%。
国际:全球金矿产量约3560.66吨,紫金约占全球产量的1.3%。
锌:
储量:截至2021年,国内锌矿储量3094.83万吨,紫金锌矿储量455.40万吨,占国内总储量的14.71%。 产量:2021年,国内矿产锌产量315.96万吨,紫金矿产金产量39.6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12.53%。
锂:
资源量:整体碳酸锂当量资源量1207万吨,约居全球主要锂企资源量前10位,远景规划碳酸锂年产量12万吨以上。
主要项目:阿根廷3Q盐湖锂计划2023年底前完成投产,产量2万吨LCE;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一期2万吨LCE、二期5万吨LCE)、湖南道县湘源硬岩锂多金属矿(初步规划年产6-7万吨LCE)正加快实施建设开发。
营收、毛利率及成本:
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7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归母净利润约200亿元、同比增长约27.61%,扣非净利润约195亿元、同比增长32.82%;矿产铜85.9万吨、同比增长47.09%,矿产金55.9吨、同比增长17.68%,矿产锌(铅)44.2万吨、同比增长1.84%。
2021年年报显示,矿产铜、金、锌营收分别为283.1、159.2、56.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6.05%、49.46%、27%,对应毛利分别为187、78.7、27亿元。
矿产铜:
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矿产铜58.42万吨、同比增长28.83%,营收283.1亿元,毛利率66.05%,成本18194元/吨、同比下降9.46%。
矿产金:
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矿产金47.5吨、同比增长15.85%,营收159.2亿元,毛利率49.46%,成本176.22元/克。
矿产锌:
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矿产锌39.6万吨、同比增长15.87%,营收56.4亿元,毛利率47.87%,成本7369元/吨、同比上升12.16%。
紫金矿业是国内铜、金行业龙头,矿产铜、矿产金产量持续增长,且公司积极布局锂资源,转型能源金属。
这个时间点关注紫金,主要是想研究铜的供给变化。供给端:2014年后资本开支低迷,预计2022-2023年全球铜供给增速4%,2024年增速在2%左右。需求端:新能源逐渐成为需求边际影响最大下游,预计22-25年新能源需求CAGR为27.1%,传统需求边际复苏下,预计2022-2024年全球铜需求增速2.1%/3.9%/4.7%。全球加息减缓下,新能源需求增长,有望驱动铜价迎来长期上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