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底座”。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中,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课题。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正以5G作为“新引擎”,为智能化转型跨越和高质量发展注智赋能,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奋力奔跑,迈向新的征程。
智慧矿山中的5G“新引擎”
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启动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一年来,我国5G应用不断走深向实,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5G应用已经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其中,5G已在全国200余家智慧矿山得到广泛应用。
一直以来,矿山安全事故一直是行业痛点,矿山作业环境恶劣、生产技术滞后、招工困难也成为常态,再加上传统作业管理模式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这些都让智慧矿山建设成为大势所趋,智慧矿山也已成为我国矿山事业高质量发展要经历的必然阶段。经历了机械化时代和自动化时代,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矿山开采业注入了强大的智慧力量。
智慧矿山是综合技术的融合应用,通过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现代矿山开发技术深度融合,矿山的智慧化建设初见成效。自动避让行人,绕障碍物行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处置复杂突发路况,在空荡荡的驾驶室内,方向盘自己转,油门、刹车自己踩,这是发生在陕西某煤矿无人驾驶测试现场的一幕。这些过去需要工作人员小心驾驶来完成的“动作”,现在通过矿用无人驾驶系统就能自动控制完成。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需求量的增加也导致其开采难度不断增大。从普通机械化、自动化到智能化,再到如今的智慧矿山,随着5G日渐成熟,基于5G、数字孪生、仿真交互、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不断应用,智慧矿山领域迎来了新基建热潮,从而使各大矿山企业纷纷入局。”北京鼎视盛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新明告诉记者。
作为首批针对智慧矿山建设提出煤矿数字孪生应用的中小企业,北京鼎视盛兴目前已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安徽等地的煤矿率先实现了5G﹢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各系统间的实时数据处理和融合应用,从而形成煤矿智慧大脑。
依托5G﹢数字孪生技术,工作人员可远程对井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监测,在采煤作业中实时控制采煤机位置、速度、截割高度以及设备运行温度等。依托这些孪生体数据,结合5G技术,地面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井下工作面运行状态,真正实现了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慧决策。
矿井下,500多米深的机电硐室内,巡检机器人正在进行360度视频监测、音频采集、红外热成像等工作。矿井上,集控中心的工人通过电脑操作即可通过电子屏幕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温湿度、采煤等数据,综采、掘进、运输等各场景一览无余。这是全国首座5G煤矿——新元煤矿的工作场景。作为煤矿行业智能化改造的先行者,新元煤矿已在井下无人巡检、采掘远程控制、生产网络融合承载等业务上取得丰硕的创新成果。
目前,在井下综采工作面以及露天煤矿的固定岗位,智能化系统逐渐代替人工作业,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生产事故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智慧矿山作为完整的智能系统,在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矿井开拓、采掘分选,还是生态保护和生产管理,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智能化升级,使得矿山作业更安全、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