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秋老虎”威力不减,浙江交通集团下属交通资源集团海新矿业的工作者们斗酷暑、抓生产、保安全,展现出一幅幅矿业产业工人高温下坚守一线的奋斗场景。
负重奔走的矿山爆破员
8月20日,海新六里山矿点-46m平台处,地表温度达到60多℃,高温炙烤下工人们将炸药搬运至指定区域,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工人们体表温度已接近40多℃,但大家仍然没有停歇,保障了爆破前期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炸药搬运完毕后的清孔处理环节,是最脏最累的部分,工人们齐心协力将空压机对准炸药孔,利用水压将孔中空气排放出来,泥浆也随之冲出。汗水混合着泥水从工人们的脸颊上流下,工人们来不及擦拭就又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由于爆破作业的特殊性,施工只能安排在白天,六里山矿是个凹陷式露天矿山,盆地效应明显,工人们一般要在烈日下晒4-6个小时,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显露出浅白的盐渍。
直面热浪的车间生产工
每天早上6点,工人们都会准时到达细碎制砂整形车间。车间内闷热不通风,温度要比车间外高好几度。工人们穿着厚厚的劳保服,手拎榔头扳手正对检车间细碎设备进行细致检查,他们每天都要根据中控室的电脑预警信号机器对各个部位进行检查,如果零件存在磨损,他们还需要借助工具匍匐进入滚烫的机器内部进行确认和更换。
一根接近两米的尖头铁棒就是车间工人们的“听诊器”,通过看似简单的敲击和撬动便能探寻故障要害,迅速完成检修。只要生产出运工作不停,工人们每天都要在车间内钻爬,重复这个动作持续8-10个小时,确保车间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
无惧烤验的码头调度员
接近40℃的高温炙烤着装运调度现场,坚守在码头一线的调度员们,打开由成品库发往码头的输料传输带,启动货船的同时还要对传输带进行预热。
为了使出运产品达到计量条件,工人们进入车间,手动开启给料阀门,以便输送不同类型的砂石骨料,与此同时,工人们也要按照规范要求值守在闷热的车间出货现场,清理皮带运输过程中散落在地上的砂石,大颗大颗的汗珠从他们脸颊上滑落,他们的制服也被汗水浸透,但他们坚守一线,不畏酷暑,经过他们的严格把关,产品顺利装船发往目的地。
贴心服务的星火志愿队
今年高温持续时间长,立秋后气温蹿升到40℃,为保障生产有序进行,工人们冒着高温酷暑坚守一线岗位,而此时“星火”志愿队的队员们也奔忙在矿区一线,为了让产业工人们能喝到可口、清凉的饮品,志愿者们在矿区一线建立了“清凉驿站”,每天都提前封装好冰镇绿豆沙、冰西瓜等防暑饮品送到矿区。
“来来来,大家歇一歇,喝杯绿豆汤、吃点西瓜”,午后烈日下,志愿者们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帮工人们送绿豆冰沙,有的忙着切西瓜,有的忙着给工人们分发,有的忙着为工人们宣传防暑解暑小知识,即便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裳,他们依然热情不减地穿梭在矿区将解暑饮品分送到每一名工人手中。“公司处处为我们一线工人着想,再热我也有干劲”,一名产业工人接过冰西瓜说到。
为保障生产各环节均有序进行,139名不同工种的海新劳动者们仍奋战在一线,他们有的在矿山里搬运物资,有的在车间奔忙检修,有的在码头调度产品发运……烈日骄阳下,他们用汗水和笑容诠释着争当开路先锋的最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