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从县城小厂到世界矿业巨头,洛阳钼业的20年改革与新生

   2022-08-19 中国经济新闻网97380
导读

如今,全景栾川名声大噪,每年都有来自全国的游客,旺季甚至一房难求。 走在风景秀丽的栾川街头,看到洛阳钼业雄伟的大楼,还是令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个小县城能诞生世界矿业巨头?  转眼间53年,跨越半个世纪。 

 

 

 

  如今,全景栾川名声大噪,每年都有来自全国的游客,旺季甚至一房难求。


     走在风景秀丽的栾川街头,看到洛阳钼业雄伟的大楼,还是令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个小县城能诞生世界矿业巨头?


  转眼间53年,跨越半个世纪。


  洛阳钼业本身就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改革与新生的故事。



  洛钼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原冶金部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兴建的一个小型钼选厂,1996年—2002年,国际矿业发展环境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钼价下跌,企业陷入危机,“当时6000名职工有一半放假,拖欠养老保险金5000多万元。”洛钼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井石滚说。


  2003年年初,栾川县果断改革,引入上海鸿商产业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上海鸿商”),2004年,上海鸿商投入资金近1.8亿元,成为洛钼集团第二大股东。改制获得资金和管理支持后,洛钼集团很快优化资源配置,进入良性发展,到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38.2亿元,实现利润24.5亿元。


  次年4月,洛钼集团在香港上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金属市场价格下跌,企业再次背负沉重的“包袱”。相关人士介绍,当时虽然引进了外部投资者,但企业仍存在决策缓慢、机构臃肿、不适合充分竞争的市场等问题。2009年—2012年,公司盈利持续出现大幅下降。


  2012年,经协商,上海鸿商以市场化方式增持股份到36.01%,超越原第一大股东国资所持的35.01%,以第一大股东身份开始主导洛钼集团的改革。同一年,洛阳钼业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有色行业首屈一指的A+H两地上市公司。


  至此,经过2004年、2012年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钼集团”)从濒临破产的一家县级国有企业,成长为大型跨国矿业公司。


  如今的洛钼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钴资源量全球第一,全球重要的铜生产商,全球领先的钼和白钨生产商,全球第二大铌生产商及巴西第二大磷肥生产商,基本金属贸易业务位居全球前三。洛阳钼业的改革事迹得到全国多家媒体的深度报道,特别是2020年10月11日,新华社以《从亏损崛起为巨头,一家企业两次“混改”做对了什么》为题,对洛钼集团的“混改”做了深度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一切,2003年,洛阳钼业全年营业收入4.56亿元人民币,总资产9.68亿元,净利润1500万元。2021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738.6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37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1.1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集团。


  自公司第一次混改至今,洛阳钼业营业收入增长330倍,总资产增长141倍,净利润增长340倍。公司综合实力为2021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首,居2021  全球矿业公司 40 强(市值)排行榜第 15 位,列2022《财富》中国500强企业第74位。


  “两次混改”激发了洛钼集团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了战略转型。在上海鸿商的主导下,大刀阔斧实施企业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于2007年、2012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IPO,成为拥有  A+H 两地上市平台(SH 603993,HK 03993)的矿业集团。


  洛阳钼业秉承“内生增长、外延投资”的双轮驱动战略,对内依靠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管理,对外不断收购世界级资源及优质资产,将公司的产业布局由河南洛阳扩展到澳洲、巴西、刚果(金)等海外市场;主导产品也由钼扩展到铜、钴、钨、铌、金、镍等,  成为从事基本金属、稀有金属的采选冶及矿产贸易业务的龙头企业。


  “两次混改”为洛钼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高速发展、弯道超车、不断跨越。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kyb.com/news/show-18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壹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