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后疫情时期主要金属矿产品市场将向何处去?中国五矿集团研究员左更这样说……

   2022-07-08 腾讯新闻97470
导读

2022年以来,极端地缘事件、刺激经济、经济复苏后需求旺盛等诸多因素使供应链承受巨大压力,引发金属和矿产品的多项价格记录。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频出,持续的金属和矿产商品价格飙升,加上地缘政治紧张局

2022年以来,极端地缘事件、刺激经济、经济复苏后需求旺盛等诸多因素使供应链承受巨大压力,引发金属和矿产品的多项价格记录。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频出,持续的金属和矿产商品价格飙升,加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市场变化。那么,影响全球金属矿业行业牛市持续坚挺的因素有哪些?各类金属的具体市场表现如何?后续的发展趋势又将有何变化?《中国矿业报》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左更。



《中国矿业报》:您如何评价2022年上半年全球金属矿业行业的表现?


左 更:2022年,众多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全球金属矿业行业得以“牛市”拖尾“续命”。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预期减弱。5月上旬,国际金融协会则于将预测下调至2.3%。6月7日,世界银行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2.9%。6月8日,经合组织将经济预测下调至3%。而IMF则半年内连续三次下调经济预期,最新结果将于7月公布,预计数值不会超过3%。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年初就祭出“美元加息”,并联合北约成员国对俄罗斯采取“核爆级”的SWIFT金融制裁和经济制裁。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欧盟经济下滑严重,面临能源和粮食的双重危机。而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国家政权更迭,对经济全球化和资源供应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众多不确定性和局部战争,使得市场资金的正常流动受阻,趋于避险目的,资金更意向性偏向原料端谋取稳定回报。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率先从疫情中突围并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但疫情的“余威”叠加全球经济的下行,导致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下降严重,影响阶段经济发展并对实现全年经济5.5%的增长目标带来挑战。但由于我国目前对原生金属矿产品的需求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拉动经济措施的效果也赋予全球金属矿业行业希望。主要金属矿产品价格因此得以延续“牛市”行情。


《中国矿业报》:综合国内半年来的情况,金属行业整体呈现怎样的特点?


左 更:就2022年上半年情况看,国内有色金属行业明显强于黑色金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4月,我国金属矿业行业完成营业收入55927.6亿元,完成营业利润2317.8亿元,行业利润率4.1%,同比下降近1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营业收入为28955.5亿元,行业利润659.7亿元,利润率仅为2.3%,利润同比下降近5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营业收入为24315亿元,行业利润1157.5亿元,行业利润率4.8%,同比增长38.7%。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业行业利润则分别同比增长61.4%和27.0%。经计算,黑色金属行业整体利润为935.3亿元,同比下降46.5%,行业利润率仅为3.1%,而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利润为1382.5亿元,同比上升41.9%,行业利润率5.5%。从行业整体运行上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拖累金属矿业整体行业利润整体下滑的“罪魁祸首”。从产量上看,1-5月,我国共生产粗钢4.35亿吨,同比下降8.7%,生产十种有色金属2725万吨,同比增长0.9%。综合来看,2022年以来,我国金属行业中有色金属行业明显优于黑色金属行业。


《中国矿业报》:金属矿产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类别不同,产生的影响和市场表现也有所区别。如能源价格高企必然会导致有色金属的冶炼成本提升,间接导致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上移。您认为当下各类金属的市场表现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


左 更:尽管在牛市之下,但各金属品种表现不一。总体来说,有色金属强劲,黑色金属偏弱。有色金属方面,铜市坚挺但“疲态”初显。铜是继黄金后最具金融属性的金属品种,更容易受到市场资本的青睐,其价格的变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金属矿产品整体的变化趋势。2022年上半年铜(LME3个月,电子盘,收盘价)平均价格达到9870美元/吨,较2021年同期9062美元/吨的价格同比上涨近9%,较2021年全年均价9293美元/吨水平同比上升超过6%。3月4日,铜价一度突破2021年创下的历史新高,达到10600美元/吨。而3月份铜的月均价格更是在极端事件刺激下创下单月均价10248美元/吨的历史高位。南美作为铜的主要资源地,其主要国家执政政府对资源的保护将使预计中的供应宽松格局偏紧运行,但实际影响尚未显现。铜价或仍在供给支撑与需求压力下中寻找方向。


值得重视的是,受资本青睐,新能源金属表现依旧抢眼,但后市“隐患重重”。2022年3月起,截至6月13日,镍(LME3个月,电子盘,收盘价)年度均价为30834美元/吨,较2021年同期17463美元/吨的价格上涨近77%,较2021年年均18468美元/吨的价格上涨了近70%。由于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镍金属生产商,西方主要经济体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将使得镍的整体供应格局短期内受到影响。由于镍是传统大宗金属矿产品中市场用量最小的金属,在中国带动的全球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刺激下,更容易受到资本的冲击,后期镍价未来的波动性依旧较大。


钴属于我国极度稀缺的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7%。由于我国在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中的绝对占比以及钴在电池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钴在三元电池中的应用,使钴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态势。资源稀缺,需求支撑,至钴价突飞猛进。截至6月13日,2022年中国进口钴矿(CIF中国主要港口,6~8%)平均价格为28.61美元/磅,按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5折算为41万元/吨,较2021年同期16.80美元/磅的价格上涨近54%。而同期上海有色网记录的电解钴市场平均价格为52.5万元/吨,较2021年同期的34.8万元/吨涨幅接近51%。目前,钴矿的价格已经上升到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位。预计下半年,钴价仍有较好表现,年均价格或较2021年的37.5万元/吨提升15~20%。


2016年以来,以三元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行业成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标志性行业而得到各路资本热捧。随着中国三元电池材料产能的逐年大幅上升,行业对锂的需求不断上涨。截至2021年底,中国对碳酸锂的需求量已经达到全球总量的66%以上,这也意味着中国供应着全球2/3以上的三元电池材料,需要大量进口锂资源供生产所需。需求旺盛导致锂价猛涨。截至6月13日,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碳酸锂价格(电池级,99.5%)平均价格为44.23万元/吨,较2021年同期8.19万元/吨的价格上涨超过440%,较2021年年均价的11.86万元/吨涨幅接近273%。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下半年随着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市场信息预期增强,锂的价格很难有效下降。但从宏观角度看,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较短,缺少高效的管理经验,面对新兴行业企业的一拥而上,政策面往往缺少合理疏导和有效应对,容易造成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的浪费和投资收益率、回报率下降。从三元电池用锂行业的发展态势上看,与2000~2010年的中国钢铁行业极其相似。政策层面需要“严防锂因过度产能成为下一个铁矿石”。


《中国矿业报》:4月以来,受疫情和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需求不振,引发黑色系金属价格形成统一下跌的行情。铁矿石价格也从一路狂飙回归震荡。但有观点认为铁矿石强现实的基本面供需环境仍在短期内对价格形成强劲支撑。对此您怎么看?


《中国矿业报》:近日,期货方面,海外流动性收缩驱动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其中,有色和能源商品受宏观环境影响部分下跌,黑色系受地产开工数据影响微观基本面恶化,叠加宏观因素下跌加速。而能源端仍表现强劲。这是否意味着金属市场牛市已进入尾声?要如何应对?


左 更:近期市场行情变化幅度较大,频率较快,相关机会也容易稍纵即逝。宏观政策方面必须要仔细分析金属矿产品的整体供需局面,调整生产节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努力做到资源的保供稳价。


资源的竞争是大国竞争的基础。今年2月的极端地缘事件将引发全球矿产资源和经济发展格局未来发生重大变化,经济逆全球化将越来越明显。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全球化,对外开放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局部地缘冲突愈演愈烈,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下,宏观层面必须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不同金属矿产品的市场特点,针对性地对其未来发展作出谨慎、科学的研判,针对性地调整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保供稳价策略,全面、完整、动态地分析和评价我国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的紧迫形势,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资源保障政策和措施,为我国经济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撑大国竞争,努力做到资源为王,稳价保供,策略先行。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kyb.com/news/show-13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壹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