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有色金属铜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经济预期弱,铜价走势便会下跌。近期伦敦铜价遭遇持续下跌,7月1日一度下探至每吨7970.50美元,收盘于8055美元/吨,跌幅2.22%。
今年二季度,无论是伦铜还是沪铜都在经历自疫情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自3月7日至7月1日,伦铜期货价格跌幅达21.91%。
7月4日伦铜开盘后继续下跌。截至北京时间9:30分,伦铜暂时收于8014美元/吨,跌幅0.51%,下跌41美元/吨。
“作为全球定价的商品,有色金属对于全球经济形势的敏感度高于能源类。今年以来主要铜消费国家整体需求不足,对于有色金属存在一定的向下拉动,同时全球供应链缓慢恢复也压制着有色金属的价格。”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季跌幅
进入7月之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恐慌性抛售仍未结束,尤其是有色系金属的下跌行情似乎还在加速。据记者了解,7月1日不仅伦铜的价格跌破8000美元关口,伦铝和锌也扩大了跌幅,伦锌已经从4月5日的4500美元/吨下跌至3000美元/吨,单季跌幅达24.9%。伦铝单季跌幅甚至达29.53%。伦锡单季跌幅38.21%。
在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六种基本金属指数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后,可以看出,有色金属下半年的开局较为惨淡。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欧美通胀高企,叠加俄乌冲突,对商品价格提供支撑。因此,上半年有色金属呈现高位震荡的特征。
不过,景川表示,美联储加息缩表对于通胀的打击同时也削弱了欧美经济,有色金属的海外支撑减弱,价格整体回落在情理之中。需求上看 中国需求不振,欧美经济在下半场,加息缩表对于对于欧美经济的负面影响渐渐显现,在有色金属上游矿山供给整体充裕的背景下,价格的支撑逐渐减弱。
据了解,7月1日,沈阳市场铁峰电解铜价格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070元/吨;金剑电解铜价格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070元/吨。紫金电解铜价格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080元/吨。天津市场电解铜成交价格集中在63060-63120元/吨成交,中间价6308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160元/吨。
一德期货分析师李金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铜价期货价格大幅下跌,虽然能带动现货商补库的热情,不过,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现货商拿货还是较为谨慎,现在市场预期较为悲观。近期国内外库存累库进入累库周期,6月27日伦铜库存一下增加了11000多吨,7月1日公布的国内期货库存也同样较上周增加9500多吨。
不过,李金涛也表示,此次铜价的回调,单纯从库存方面还不足以解释铜价出现大幅下挫。因为从库存绝对值来看,全球铜显性库存处于近几年比较低的位置。另外,从其它有色金属看,比如锌铝还在去库中,但价格同样出现了大幅下跌。所以,本轮铜价大跌一度跌破8000美金与库存关系不大。
业内人士表示,此轮铜价大幅下跌,与新冠疫情期间全球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有关,货币宽松大放水带来的经济边际增量很有限外,还带来推高通胀的负面影响。今年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高企,更将通胀推高至几十年以来的高点。美联储犹豫再三后终于推出加息和缩表做为对抗通胀的重要手段,全球其它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也是被动跟随,加息抬高了全球经济运行成本,会抑制经济需求。
李金涛表示,全球经济仍在疫情泥坛中挣扎,此时加息周期开启的负面影响就是会加速全球经济衰退的到来,目前市场就是在交易这个预期。7月1日下午公布的欧洲PMI终值数据进一步下滑,而且有加速的趋势,导致衰退的预期进一步强化,有色金属接连下挫。
与此同时,银河期货分析师师富广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除了铜价下跌外,近期锌价也出现暴跌,锌价实际上从二季度开始就明显的走弱,近期加速下跌,整个二季度锌价呈现冲高后大幅下跌的走势,在4月份加速冲顶后,于4月底开始了两轮大幅下跌。
第一轮下跌是从4月底每吨28884元的高位一路暴跌,一度跌至7月1日的每吨22780元,跌至欧洲冶炼厂减产之前的位置。
可以看出,第一轮下跌在四月底五月初,主要驱动在于工业品需求端“内忧外患”引发的共振下跌,四月底五月初,美联储加息缩表的预期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升温,通胀压力引发市场担忧。
师富广表示,此后,第二轮下跌在6月中下旬,主要是美国通胀率远超市场预期,美联储激进加息75个基点,并且后续继续加息75个基点的作用下,市场对经济衰退和商品高估值的担忧严重。尤其是欧洲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加息,债务危机有概率出现,叠加6月份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大幅下滑,市场情绪再度悲观,尤其是此前比较坚挺的代表宏观趋势的铜的大幅下跌,导致了后期锌价的补跌行情。